放言市声一东

天下皆兵甲,谁怜杨子云。 桃花迷古渡,湘水吊天君。 补阙勿忘柳,荣身焉用文。 人才多借面,练要植香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兵甲:兵器和铠甲,这里指战争或战乱。
  • 杨子云:即扬雄,字子云,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这里借指有才华却不被重视的人。
  • 补阙:官名,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此处理解为补救缺陷、纠正过失。
  • :怎么,哪里。(“焉”读音:yān)
  • 借面:比喻依靠他人的力量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 练要:谓精诚专一,操守坚贞。
  • 香芸:芸香一类的香草,可驱虫蠹。

翻译

天下到处都是战争,有谁怜悯像杨子云那样有才华的人呢? 桃花使古老的渡口变得迷离,在湘水边凭吊天君。 补救过失不要忘记像柳下惠那样的品德,想要荣耀自身哪里是靠文章呢? 人才大多是凭借他人的力量,而要做到精诚专一、操守坚贞应当培植像香芸那样的美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的时代,表达了诗人对人才不被重视的感慨以及对品德和操守的重视。诗的开头“天下皆兵甲,谁怜杨子云”,通过描写天下的战乱,引出了对有才华之人不被怜悯的叹息。“桃花迷古渡,湘水吊天君”这两句,营造出一种迷离、忧伤的氛围,增添了诗的意境。接下来,“补阙勿忘柳,荣身焉用文”表达了诗人认为补救过失需具备像柳下惠那样的品德,而不是仅仅依靠文章来获得荣耀的观点。最后,“人才多借面,练要植香芸”则指出了当时人才大多依靠他人力量,而真正应该培养的是像香芸一样的精诚专一、操守坚贞的品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