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九日同薛忠达蔡介士循东皋看桃花至陆丞相墓下

崖岛忠魂化海涛,潮州荒墓峙东皋。 沧瀛落日龙鼍吼,原野秋风禾黍高。 运世半归孔壬坏,古今独见圣贤劳。 于公不敢称来者,道左无言有笑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崖岛:指南宋末年宋军与元军在崖山进行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海战的发生地,此战役标志着南宋的灭亡。
  • 忠魂:指忠诚者的英魂。
  • 海涛:大海的波浪。
  • 潮州:地名。
  • 荒墓:荒凉的坟墓。
  • (zhì):耸立。
  • 东皋(gāo):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
  • 沧瀛:沧海,大海。
  • 落日:夕阳。
  • 龙鼍(tuó):鼍龙,指鳄鱼,传说龙的一种,这里用来形容波涛汹涌的大海。
  • 原野:旷野;没有树林、建筑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 秋风:秋季的风。
  • 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 运世:谓世代的递变。
  • 半归孔壬坏:大多被奸佞之人败坏。孔壬,亦作“孔任”,指奸佞之人。
  • 古今:古代和现代。
  • 圣贤: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 :操心,费力。
  • 于公:此处指作者自己。
  • 来者:将来的事。
  • 道左:道路旁。

翻译

崖山之战中宋军的忠魂已化为大海的波涛,潮州那荒凉的墓冢耸立在东皋原野上。 大海在落日下如同龙鼍怒吼,秋风在原野上吹拂,禾黍长得很高。 世代的变迁大多被奸佞之人所败坏,古往今来,只看到圣贤之人操心劳力。 我不敢谈论将来的事情,道路旁默默无语却有桃花绽放笑颜。

赏析

这首诗以崖山之战的忠魂和陆丞相的荒墓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汹涌、原野的秋风和禾黍的生长,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意境。同时,作者指出世代的递变常常被奸佞之人破坏,而圣贤之人则为天下操心劳力,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人物命运的深沉叹息。最后,作者以道旁无言却笑的桃花作结,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希望与生机。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