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
毅魄犹堪雄鬼降,修能差与屈平双。
不迁橘柚生南国,为采芙蓉涉大江。
俯视群儿临广武,兼形伯气汎吴艭。
俊民凋落今如此,石濑飞龙泣夜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毅魄:刚强坚毅的魂魄。
- 修能:卓越的才能。(修:xiū)
- 屈平:屈原,字平,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 橘柚:一种水果,此处象征着坚贞不移的品质。(柚:yòu)
- 芙蓉:荷花的别称,象征着高洁。
- 临广武:此处指面对艰巨的形势或困境。
- 伯气:霸王之气。(伯:bà)
- 汎:同“泛”,漂浮。(汎:fàn)
- 吴艭:吴地的小船。(艭:shuāng)
- 俊民:杰出的人才。
翻译
刚强坚毅的魂魄还能够令雄鬼降服,卓越的才能差不多能与屈原相媲美。 就像橘柚坚定地生长在南国一样不改变,为了采摘芙蓉而涉过大江。 低头俯视着众人面对艰难的形势,同时霸王之气在吴地的小船上飘荡。 杰出的人才如今就这样凋零了,石濑上的飞龙在夜晚的凉风中哭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林非斋师的赞美和对其不幸遭遇的悲痛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才命运的关注。诗中用“毅魄”“修能”等词强调了林非斋师的品德和才能,将其与屈原相提并论,突显了他的高尚和杰出。“不迁橘柚生南国,为采芙蓉涉大江”两句,以橘柚的坚贞和芙蓉的高洁象征林非斋师的品质。后两句则描绘了当前的艰难形势和人才凋零的悲哀,“石濑飞龙泣夜凉”以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寄托了诗人对林非斋师的敬仰和对时势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