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雨寄上官鍊师

· 蓝仁
七月三旬天不雨,两乡百里井无泉。 连畦接畛枯将尽,铄石流金势可怜。 江上雷云虚作意,山中草木欲生烟。 仙人不管蓬莱浅,深琐苍龙洞里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阙雨:意为缺雨,指干旱少雨的情况。(“阙”,读音“quē”)
  • (zhěn):本义为井田沟上的小路,这里指田地间的界限。
  • 铄石流金: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极其炎热。
  • 作意:故意,有意。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山。

翻译

七月过去了三旬还没有下雨,两地百里的范围内水井都干涸了。 接连的田地之间,庄稼都快要枯萎殆尽,天气炎热得能把石头熔化,金属变成液体,情势实在让人担忧。 江面上的雷云只是虚张声势,山中的草木似乎都要冒烟了。 仙人不理会人间的干旱,深深地紧锁在苍龙洞里沉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月久旱无雨的景象,以及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仙人不管不顾的无奈。诗的前两句通过“七月三旬天不雨”“两乡百里井无泉”,直接点明了干旱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之广。“连畦接畛枯将尽,铄石流金势可怜”进一步描述了田地的干涸和炎热的天气对万物的影响,让人感受到旱灾的严峻。“江上雷云虚作意,山中草木欲生烟”则形象地写出了人们期待降雨却未能如愿的失望,雷云只是做做样子,草木仿佛要被旱得冒烟。最后两句“仙人不管蓬莱浅,深琐苍龙洞里眠”,以仙人的不理会来表达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们心境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旱灾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