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邵张二宰

· 蓝仁
从祀先儒起邵张,高门奕世擢贤良。 列星并应郎官出,爱日相期化国长。 綵翮固非栖枳棘,白头重欲咏甘棠。 观风倘入闽关境,邑有弦歌野有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从祀:指古代宗庙祭祀中,在主要祭祀对象之外,附带祭祀的其他神灵或人物。
  • 先儒:指古代的儒家学者,通常是在儒学发展中有重要贡献的人。
  • 奕世:累世,代代。
  • (zhuó):选拔,提升。
  • 贤良:有德行才能的人。
  • 列星:众星。
  • :应验。
  • 郎官:古代官名,泛指皇帝的侍从官。
  • 爱日:珍惜时日。
  • 相期:互相期望。
  • 化国:教化施行的国家。
  • 綵翮(cǎi hé):彩色的鸟羽。比喻人的才华。
  • 枳棘(zhǐ jí):多刺的灌木或小乔木。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
  • 甘棠:木名,即棠梨。《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翻译

从开始以儒家先贤从祀之时起就有邵张二人,他们出身名门世家,世代都选拔出有德行才能的人。众星相应,侍从官们得以出任,期望珍惜时光,让国家教化广施,长治久安。他们的才华绝非只能栖息在艰难险恶之境,到了白头之时,更想要歌颂如甘棠般的美政。倘若视察民情之风能进入闽关境内,那城邑中有弦歌之声,郊野中有繁茂的桑林。

赏析

这首诗是对邵张二位官员的赞扬。诗的开头提到他们家族世代出贤良,这显示了他们的家世和品德。接着描述了对他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让国家繁荣昌盛,体现了对他们的厚望。后面用“綵翮固非栖枳棘”表达他们的才华不应被埋没,“白头重欲咏甘棠”则强调他们希望能做出如甘棠般的美政,为百姓带来福祉。最后设想如果他们的治理之风能进入闽关境内,将会带来美好的景象,城邑和谐,郊野繁荣。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充分表达了对邵张二位官员的赞美和对美好治理的向往。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