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市声一东

岂是人滩险,迷花照帝江。 墨儒同一冢,龙蝘吊于洚。 世化为狂国,天今在水邦。 囚奴俱不可,此亦老无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读音:dì jiāng)
  • 墨儒:指墨家与儒家。
  • :坟墓。(读音:zhǒng)
  • 龙蝘(yǎn):蝘,蝘蜓,古书上说的一种蜥蜴。这里可能指小龙或龙的幼崽。
  • (jiàng):大水泛滥。

翻译

怎会是人经过险滩,是被繁花迷了眼如同帝江般迷惑。 墨家与儒家在同一坟墓中,小龙在洪水中凭吊。 世间变为疯狂的国度,如今上天似乎也在水国之中。 囚犯和奴隶都不被认可,这样的情况也是年老的我从未见过的。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批判。诗中用“人滩险”和“迷花照帝江”的形象,暗示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容易迷失方向。“墨儒同一冢”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思想在当时社会中衰落或被混淆的看法。“龙蝘吊于洚”则以小龙在洪水中凭吊的场景,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世化为狂国,天今在水邦”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的不满和忧虑。最后两句“囚奴俱不可,此亦老无双”,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不合理和作者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沉,用词独特,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