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寇伟绩卷
五岭连烽火,三军拥节旄。
专征分虎竹,上略用龙韬。
地险兵声合,天低杀气高。
炎荒开洞穴,瘴海息波涛。
气益干城壮,功摧敌忾劳。
阴符资妙算,露布出词曹。
振旅闻阗鼓,休兵看鞬櫜。
献俘飞奏凯,行见玺书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岭:中国南部的山脉,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区交界处。(五岭:wǔ lǐng)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烽:fēng)
- 三军:指军队。
- 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这里指军队的指挥权。(旄:máo)
- 专征:古代帝王授予诸侯、将帅掌握军队的特权,不待天子之命,得自专征伐。
- 虎竹:古代发兵的信物,虎符与竹使符。
- 上略:上等的谋略。
- 龙韬:指太公望兵法《六韬》之一。泛指兵法、战略。(韬:tāo)
-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干:gān)
- 敌忾:指对敌人的愤恨。(忾:kài)
- 阴符:古代兵书。
- 露布:古时一种不封口的文书,多用以传递军事捷报。(露:lù)
- 词曹:掌管文书之官。
- 振旅:整顿部队。
- 阗鼓:击鼓,使声响充满。(阗:tián)
- 鞬櫜:盛弓箭的器具。(鞬:jiān;櫜:gāo)
- 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玺:xǐ)
翻译
五岭地区接连燃起烽火,三军将士拥护着指挥权。 拥有专征的权力,手持虎竹信物,运用上等的战略兵法。 地势险要,兵声汇聚,天空低沉,杀气弥漫。 在炎热荒凉之地开辟洞穴,使瘴气弥漫的大海平息波涛。 士气更加雄壮,足以捍卫城池,功劳摧毁了敌人,消除了愤恨和疲劳。 凭借阴符兵书来谋划精妙的计策,捷报从掌管文书的官员处传出。 整顿军队时听到充满气势的鼓声,停止战争后看到装着弓箭的器具。 献上俘虏,迅速奏凯,即将看到皇帝的诏书褒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平寇战争的伟大功绩。诗的开头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局势,五岭地区烽火连天,三军将士严阵以待。接着描述了军队的权威性和战略的运用,展现出军队的强大和指挥者的谋略。诗中还描写了战争的场景,地险兵合,杀气冲天,以及战争所带来的成果,如平息波涛、壮士气、摧敌忾等。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战争胜利后的情景,包括整顿军队、听闻鼓声、看到休战的景象,以及期待皇帝的褒奖。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简练,生动地展现了平寇战争的壮丽和伟大,表达了对军队和将士们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