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胡家节孝妇萧氏
我来偶问俗,得闻胡家妇。
夫子两无依,弱草摇零露。
伊家四壁贫,安能恃亲故。
时妇且茂年,膏沐岂难去。
而乃一醮心,凌厉岁寒树。
殷勤事舅姑,孤苦不自顾。
终宵营绣刺,穷年理丝素。
藉此供甘毳,仍馀送终具。
为妇分已毕,年光忽衰莫。
节与孝两完,闾里共钦慕。
堪以式颓风,女流有贞度。
须凭太史笔,大书揭衢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夫子:对丈夫的尊称。(夫(fū))
- 醮(jiào)心:指妇女改嫁。这里指不改嫁的心。
- 凌厉:形容气势迅速而猛烈,这里指坚韧。
- 舅姑:公婆。
- 甘毳(cuì):美味的食物。
- 式:作榜样,示范。
- 颓风:不良的风气。
- 贞度:坚贞的法度,指品德操守。
翻译
我偶然来此地询问风俗,得知了胡家有位节孝的妇人。她的丈夫没了,自己也无依无靠,就如同柔弱的小草上挂着的零星露珠。她家徒四壁,贫困至极,又怎能依靠亲戚朋友呢。那时这位妇人正值盛年,梳妆打扮后改嫁并非难事。然而她却有一颗坚定不改嫁的心,如同在寒冬中依然坚韧的树木。她殷勤地侍奉公婆,孤独困苦也毫不自顾。整夜忙着刺绣,整年整理丝织品。借此来提供美味的食物,还准备了送终的用品。作为妻子的责任她已经尽完,时光匆匆,她也渐渐衰老。她的气节和孝道两全,乡里的人都钦佩仰慕她。她可以作为改变不良风气的榜样,女子中也有这样坚贞的品德操守。应当凭借太史的笔,将她的事迹大大地书写在街道上。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胡家节孝妇萧氏的故事,赞扬了她的节孝品德。诗中通过描述萧氏的生活困境,如丈夫离世、家贫如洗,却依然坚守节操,尽心尽力侍奉公婆,展现了她的坚韧和善良。诗人用“弱草摇零露”形象地比喻萧氏的孤苦无依,用“凌厉岁寒树”来形容她的坚韧不屈。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萧氏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敬重,同时也希望她的事迹能够成为社会的楷模,改变不良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