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李于鳞贾守准刘子成比部游南园得杯字

· 谢榛
花到清明满树开,三春幽兴此池台。 风光何必论金谷,世事聊须醉玉杯。 一望青山云缥缈,数声黄鸟客徘徊。 诸君有意看红药,乘暇还应结驷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鳞:李攀龙的字,明代著名文学家。
  • 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 金谷:指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所建的豪华园林。这里借指美丽的园林。
  • 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饮酒。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黄鸟:即黄鹂鸟。
  • 红药:红色的芍药花。
  • 乘暇:趁着空闲时间。
  • 结驷:用四匹马并辔驾一辆车,形容排场阔绰。

翻译

到了清明时节,花儿满树盛开,整个春季的幽情雅兴都在这池边亭台。风光之美何必去谈论金谷园呢,世事纷扰,暂且需要沉醉在美酒之中。一眼望去,青山上云雾缥缈,几声黄鹂鸟的鸣叫,让游客徘徊留恋。诸位如果有意观赏那红色的芍药花,趁着空闲时间,还是应该驾着马车前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南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世事的一种超脱态度。诗的首联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描绘了清明时节南园花开满树的景象,引出了下文的幽兴。颔联中,诗人认为南园的风光不必与金谷园相比,面对世事的纷扰,不如饮酒沉醉,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心境。颈联通过描绘青山云雾和黄鸟鸣叫,进一步烘托出南园的清幽之美,也表现了游客对美景的陶醉。尾联则邀请诸位友人趁着空闲时间再来观赏芍药花,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春日南园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