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游盘山憩古公兰若
蓟门随去住,游眺此身轻。
云起千峰白,泉流一涧清。
寒沙馀马迹,初日散鸦声。
恰自长林转,翻依峭壁行。
空中孤磬落,松下老僧迎。
碧玉开禅径,黄金作化城。
共言超有象,谁会入无生。
何必匡庐上,遥寻惠远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门:(jì mén)指古蓟门关,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此处代指京城一带。
- 游眺:(yóu tiào)游览眺望。
- 兰若:(lán rě)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静处,指寺庙。
- 磬:(qìng)古代用玉、石或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
- 化城:(huà chéng)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槃,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
翻译
我在京城一带随意地来来去去,游览眺望时感到身心轻松。白云从千峰之上涌起,使山峰一片洁白;泉水在一条山涧中流淌,清澈见底。寒冷的沙滩上还留有马的足迹,初升的太阳下传来乌鸦的叫声。刚刚从茂密的树林中转出来,又沿着陡峭的山壁前行。空中传来孤独的磬声,松树下有老僧人迎接。碧绿的玉石开辟了通往禅寺的路径,黄金般的光辉照亮了这如同化城的地方。大家都说这里超越了具体的物象,可是又有谁能悟入无生的境界呢?何必一定要到庐山上去,远远地追寻惠远的盟会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早游盘山古公兰若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写云起峰白、泉流涧清、寒沙马迹、初日鸦声等自然景象,展现出山间的宁静与清幽。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先是经过树林,后依峭壁而行,最终到达古寺,听到磬声,见到老僧,感受到了禅意与宁静。诗中还提到了“碧玉开禅径,黄金作化城”,用美好的意象来形容寺庙的庄严与神秘。最后,作者发出了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表达了对超越物象、悟入无生境界的追求,同时也认为不一定非要去庐山追寻高僧的足迹,此地亦有其独特的禅意与魅力。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将自然景色与禅意感悟相结合,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