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

· 谢榛
世事底相迫,人间谁独醒。 行歌仍白石,把阅且黄庭。 山迥云时出,天高霜夜零。 菉葹无久色,松柏向人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ǐ):何,什么。
  • 独醒:独自清醒,指不同流俗。
  • 行歌:边行走边歌唱。
  • 白石:这里指一种美好自然的景象或富有诗意的情境。
  • 把阅:手持阅读。
  • 黄庭:道教经典《黄庭经》,这里泛指道书。
  • (jiǒng):远。
  • :降落,落下。
  • 菉葹(lù shī):两种恶草,比喻谗佞小人。

翻译

世间的事究竟为何相互逼迫呢,在这人间又有谁能够独自保持清醒。 边行走边歌唱,面对的是美好的自然景象,手持道书进行阅读。 山峰遥远,云彩不时飘出,天空高远,秋霜在寒夜中降落。 菉葹这种恶草不会长久保持鲜艳的颜色,而松柏却始终向着人们展现出青翠的模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诗人感叹世事的无奈和众人的混沌,只有自己似乎是清醒的,但这种清醒又带着一种孤独和无奈。接下来的两句,“行歌仍白石,把阅且黄庭”,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慰藉,通过欣赏美景和阅读道书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山迥云时出,天高霜夜零”,写出了高远的山峰、飘动的云彩和寒冷的秋夜,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最后两句,诗人以菉葹和松柏为喻,表达了对谗佞小人的不屑和对正直、坚韧品质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