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杨白花

何许伤心剧,春风杨白花。 稀疏媚朝日,淡荡逐年华。 夹道频嘶马,缘堤半宿鸦。 惟应惬幽赏,移种野人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
  • 杨白花:乐府杂曲歌辞名,该诗以杨白花为主题进行创作。
  • 何许:何处,什么地方。
  • :厉害,严重。
  • :讨好,逢迎,此处形容杨白花在朝阳下显得美好。
  • 朝日:早晨的太阳。
  • 淡荡:水迂回缓流貌,引申为和舒。
  • 年华:年岁,时光。
  • 夹道:指两壁间的狭窄小道。
  • 嘶马:嘶鸣的马。
  • 宿鸦:栖息的乌鸦。

翻译

在什么地方有这般让人伤心的情景呢,原来是春风中飘飞的杨白花。

杨白花稀疏地在朝阳下展现出美好姿态,和舒地追逐着时光飘逝。

狭窄的道路上频繁传来马的嘶鸣声,沿着堤岸有一半的地方栖息着乌鸦。

只有这样的情景能满足幽僻的观赏之趣,真想把这杨白花移种到山野人家。

赏析

这首诗以“春风杨白花”起笔,营造出一种凄美、忧伤的氛围。诗中通过描写杨白花的稀疏之态、和舒之姿,以及其在时光中的飘逝,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夹道频嘶马,缘堤半宿鸦”则通过对道路上的马嘶和堤岸上的乌鸦栖息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可能暗示着某种不安或萧索。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幽僻之景的喜爱,希望能将杨白花移种到野人家,体现了对自然、朴素之美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深沉的意蕴。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