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堰同王沈诸子迟黄宁海不至

为闻彭泽初辞令,却向山阴一泛舟。 远地未能同语笑,閒云空自伴淹留。 群喧鹳鹭窥帘立,半偃蕖荷映带浮。 幸有诸君能载酒,晚来风雨莫深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堰:地名。
  • 彭泽:这里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县令,后辞官归田。“泽”读音:zé
  • 辞令:指辞掉官职的命令文书。
  • 山阴:今浙江绍兴,古代的山阴以山水风光闻名。
  • 淹留:长期停留,逗留。
  • 鹳鹭:一种水鸟。“鹳”读音:guàn
  • 蕖荷:即荷花。“蕖”读音:qú
  • 映带:景物相互映衬。

翻译

听闻(有人)像彭泽令陶渊明当初那样辞去官职,转而前往山阴悠然泛舟。远方的朋友不能一同谈笑,闲云徒然地伴着我在此长久停留。一群喧闹的鹳鹭窥探着门帘站立,半倒的荷花相互映衬随着水波漂浮。幸得各位朋友能带着美酒前来,即便晚来些风雨也不要太过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石堰等待友人黄宁海时的情景和心境。首联通过提及陶渊明辞去官职去泛舟,暗示了一种对自在生活的向往。颔联表达了对远方友人未能到来的遗憾,以及自己在闲云陪伴下的孤独之感。颈联描写了周围的自然景象,鹳鹭窥帘而立,荷花映带漂浮,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尾联则体现了作者的一种豁达心态,尽管友人未到,风雨将至,但有诸君载酒前来,便也无需太过忧愁。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思念,又传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