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题

客里行春不当春,沧波浩荡倍愁人。 颠风撼渡晚更急,疏柳缘堤旋欲匀。 有客过逢新漉酒,何时拂拭旧缁尘。 青灯木榻此宵醉,箕踞卢胡吾自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波:青绿色的水波。(沧:cāng)
  • 颠风:暴风;狂风。
  • 漉酒:滤酒。
  • 缁尘:黑色灰尘,常喻世俗污垢。(缁:zī)
  •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
  • 卢胡:形容笑声。

翻译

在他乡的春日出行却感受不到春天的美好,那浩荡的青绿色水波更让人增添忧愁。 狂风撼动着渡口,傍晚时分风势更加急切,稀疏的柳树沿着堤岸生长,很快就要变得均匀了。 有客人拜访,新滤的酒正好可以招待,什么时候才能拂去身上这旧日的世俗污垢呢。 在这青灯与木榻相伴的夜晚,我沉醉其中,两脚张开随意地坐着,纵情大笑,这才是真实的我。

赏析

这首诗以“醉题”为题,描绘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客里行春”和“沧波浩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忧愁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颠风撼渡”和“疏柳缘堤”进一步强化了外界环境的不安定感,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有客过逢新漉酒”一句,表现出诗人在困境中仍能以酒待客的豁达,而“何时拂拭旧缁尘”则表达了他对摆脱世俗烦恼的渴望。最后两句,诗人在青灯木榻旁沉醉,以箕踞卢胡的姿态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体现了他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自身情感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他乡的孤独、忧愁以及对自由和真实的向往。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