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莲舫歌

泰华之峰高插天,悬甍石磴相回旋。瑶池万仞清且连,中有凌风擎雨之青莲,有时鹤驭来飞仙。 仙人太乙子,爱此青莲葩。明媚涵珠露,的历艳丹霞。 裁为一叶舟,荡漾临中流。朝随出岫云,暮侣没波鸥。 信灵心兮可托,頫浊世兮悠悠。君不见馀皇箫鼓声嘈嘈,牙樯锦席飞银涛。 冯夷振怒蜃蛟斗,荡山摧岛如鸿毛,胡为欲渡心烦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乙:传说中的神仙之名。(太 tài,乙 yǐ)
  • (méng):屋脊。
  • (dèng):石头台阶。
  • 瑶池: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的地方。
  • 的历:光亮、鲜明貌。
  • (fǔ):同“俯”,低头,面向下。
  • 馀皇:春秋时期吴国的船名。
  • 牙樯:象牙装饰的桅杆。
  • 锦席:华美的席子。
  • 冯夷:传说中的水神。
  • 蜃蛟:传说中的蜃龙和蛟龙。

翻译

泰华山的山峰高耸直插云天,屋脊高悬,石头台阶相互盘旋。那瑶池深达万仞,清澈且相连,其中有迎着风经受雨的青色莲花,有时会有仙人骑着仙鹤飞来。

仙人太乙子,喜爱这青色的莲花。它明媚可爱,饱含着珍珠般的露水,鲜艳美丽可比丹霞。

将它裁剪为一片叶子般的小船,在河流中荡漾。早上随着从山中冒出的云彩前行,傍晚与消失在波浪中的海鸥作伴。

相信这灵动的心是可以托付的,低头看着这悠悠的浊世。您没有看到那馀皇船的箫鼓之声嘈杂喧闹,象牙装饰的桅杆和华美的席子在银色的波涛上飞舞。

水神冯夷发怒,蜃龙和蛟龙争斗,摇动山岳摧毁岛屿就像鸿毛一样轻易,为何想要渡海却心烦意乱、心力交瘁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奇美妙的景象,以泰华山的雄伟和瑶池青莲的美丽为背景,展开了对仙人太乙子和他的青莲舫的想象。诗中通过对青莲的描写,展现了其明媚艳丽的特点,而将青莲裁为叶舟,赋予了它灵动的形象,也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馀皇船的喧嚣和水神争斗的场景,表达了对浊世的感慨和对宁静、超脱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