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谭二华翁荐书有感自述

自是人间薄命人,祇应云水寄閒身。 萧条野鹤躯偏瘦,歌啸蛰龙诗可嗔。 三载虚沾慈尸禄,廿年犹忆帝都春。 天涯知己恩难报,空付悲吟泣鬼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祇应(qí yīng):只应。
  • 閒身:亦作“闲身”,指古代指没有官职的身躯。
  • 野鹤:常比喻隐士、高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蛰龙: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匿的志士。
  • 尸禄:指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翻译

我本是这世间命运不好的人,只应该在山水之间寄托这闲散的身躯。我如那萧条的野鹤身形消瘦,像那歌啸的蛰龙所作的诗可能会让人恼怒。三年来白白地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却未尽职,二十年来仍然回忆着在帝都的春天。在天涯漂泊,知己的恩情难以报答,只能空自付出发自悲叹的吟咏,希望能感动鬼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知己之恩的愧疚。诗的开头,诗人自叹命薄,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体现出一种无奈和超脱的心境。接下来,通过“野鹤”和“蛰龙”的比喻,描绘了自己的孤独和不得志。“三载虚沾慈尸禄,廿年犹忆帝都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虚度光阴和未能有所作为的自责,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诗人深感天涯漂泊,知己之恩难报,唯有以悲吟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深沉而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霍与瑕

明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