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提:指寺庙。
- 弥天宝刹:形容寺庙宏伟壮观。
- 慧日虚坛:指寺庙中的高坛,象征智慧如日。
- 六榕:指六榕寺,位于广州,因寺内有六棵古榕而得名。
- 浮世:指人世间的繁华世界。
- 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
- 本来面目: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或人的本性。
- 净名:清净的名声或境界。
- 馀生:余下的生命。
- 皈依:佛教用语,指归依佛、法、僧三宝。
- 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他在庐山创立了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创始人之一。
翻译
步入寺庙,万般忧虑皆空,我的心境与故人无异。 宏伟的寺庙中瞻仰千佛,高坛上回忆起六榕寺的智慧。 人世间的繁华转瞬即逝,真实的本性在清净中显现。 余下的生命渴望找到归依之地,借问谁能成为指引我的远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六榕寺时的内心体验。诗中,“境入招提万虑空”一句,即表达了诗人进入寺庙后心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弥天宝刹瞻千佛,慧日虚坛忆六榕”,诗人不仅赞美了寺庙的庄严与佛法的深远,也表达了对六榕寺的怀念。后两句“浮世光阴弹指外,本来面目净名中”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追求真实自我的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找到精神归宿的渴望,以及对高僧慧远的敬仰,希望有人能指引他走向精神上的归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