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馆

绿树春秾黄鸟啼,仙山映带曲池西。 谭玄拟见丹砂就,籍草翻怜玉液携。 容与凫鹥芳渚集,参差楼阁暮云齐。 朱明此去蓬瀛近,不似桃源路易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明馆:诗中提到的地名,可能是指一个具有道教色彩的馆舍。
  • (nóng):茂盛。
  • 谭玄:谈论玄理,指探讨深奥的道理。
  • 丹砂:朱砂,古代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被认为可以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
  • 籍草:坐在草地上。
  • 玉液:美酒,也比喻仙露或甘美的液体。
  • 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 凫鹥(fú yī):野鸭和鸥鸟。
  • 芳渚:长满芳草的水中小洲。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楼阁:高大的建筑物。
  • 暮云:傍晚的云彩。
  • 朱明:夏季,这里可能指朱明馆。
  • 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桃源: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国,常用来比喻隐居或理想之地。

翻译

绿树茂盛,春意盎然,黄鸟在枝头啼鸣,仙山的美景映衬着曲池的西侧。谈论着玄妙的道理,期望炼制出丹砂,坐在草地上,却遗憾未能携带美酒。悠闲地观赏着野鸭和鸥鸟在芳草丛生的水洲上聚集,傍晚时分,楼阁参差不齐,与暮云齐平。朱明馆距离蓬莱和瀛洲似乎很近,不像通往桃花源的路那样容易迷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充满仙气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诗中“绿树”、“黄鸟”、“仙山”、“曲池”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而“谭玄”、“丹砂”、“玉液”等词语则透露出诗人对道教玄理和长生不老的追求。结尾处将朱明馆与蓬瀛仙境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以“不似桃源路易迷”作结,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张廷臣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忠。嘉靖间举人,屡应会试不举。遇事强敏精悍,能治家。有《张氏说诗》。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