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广东周参政干臣
昔年涨海奔长鲸,五羊城上飞搀抢。大明天子赫斯怒,铜虎夜发期门兵。
戈船下濑走海若,彀骑度岭潜山精。刺桐春开白日丽,篁竹夜静微霜清。
蛮陬夷落动万里,诈谖叵测非人情。中台持书国名卿,帝命汝往为长城。
凤阙峨冠拜明诏,龙江伐鼓严前旌。仙人羡门安期生,蓉旗羽节缤来迎。
南溟万里展明镜,石尤风息波无惊。马人龙户来杂遝,蜃楼蛟室收峥嵘。
磊落明珠溢中国,斓斑卉服朝神京。会闻颂声彻丹扆,入执政柄苏黎氓。
独不见唐家名相宋广平,广州都督升台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涨海:指波涛汹涌的海。
- 奔长鲸:比喻巨大的动乱或灾难。
- 搀抢: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 大明天子:指明朝的皇帝。
- 赫斯怒:非常愤怒。
- 铜虎:指铜制的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
- 期门兵:指皇帝的近卫军。
- 戈船:古代战船。
- 下濑:指船只下到浅滩。
- 走海若:海神的名字,这里指海上的神灵。
- 彀骑:指装备精良的骑兵。
- 潜山精:隐藏在山中的精怪。
- 刺桐:一种植物,这里指南方地区。
- 篁竹:竹子的一种。
- 蛮陬夷落: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 诈谖:欺诈。
- 叵测:难以预测。
- 中台持书:指中央政府的官员。
- 国名卿:国家的重臣。
- 凤阙:指皇宫。
- 峨冠:高高的帽子,指官员的服饰。
- 明诏:皇帝的诏书。
- 龙江:指江河。
- 伐鼓:敲鼓。
- 严前旌:整顿旗帜,指军队出征。
- 仙人羡门:指仙人的居所。
- 安期生:仙人的名字。
- 蓉旗羽节:仙人的仪仗。
- 南溟:指南海。
- 展明镜:比喻海面平静如镜。
- 石尤风:传说中的风,能使船只翻覆。
- 波无惊:海面平静无波。
- 马人龙户:指边远地区的居民。
- 杂遝:杂乱无章。
- 蜃楼蛟室:指海市蜃楼和龙宫。
- 收峥嵘:指景象壮观。
- 磊落明珠: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 斓斑卉服:五彩斑斓的衣服。
- 朝神京:指朝拜京城。
- 颂声彻丹扆:赞美声传到皇帝的屏风。
- 入执政柄:掌握政权。
- 苏黎氓:指百姓。
- 宋广平:唐朝名相。
- 台衡:指宰相的职位。
翻译
昔日波涛汹涌的海上,巨大的灾难如同长鲸奔腾,五羊城上战争的兵器飞舞。明朝的皇帝非常愤怒,连夜发出铜虎符,调动了皇帝的近卫军。战船下到浅滩,海神也逃走,精良的骑兵越过山岭,潜藏在山中的精怪。南方春日里刺桐花开,白日明媚,夜晚竹林中微霜清冷。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活动频繁,他们的欺诈行为难以预测,不符合人情。中央政府的官员,国家的重臣,皇帝命令你前往成为国家的长城。在皇宫中戴着高高的帽子接受皇帝的诏书,江河上敲鼓整顿旗帜,军队出征。仙人的居所,仙人安期生,他们的仪仗缤纷来迎。南海万里海面平静如镜,传说中的石尤风也停止了,海面无波无惊。边远地区的居民杂乱无章,海市蜃楼和龙宫的景象壮观。珍贵的人才或物品充满中国,五彩斑斓的衣服朝拜京城。赞美声传到皇帝的屏风,掌握政权,使百姓得到救济。难道不见唐朝的名相宋广平,从广州都督升任为宰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南方边疆的动荡与治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皇帝的愤怒、军队的出征、边疆的安宁以及对国家重臣的期望。诗中运用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涨海奔长鲸”、“仙人羡门安期生”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历史厚重感。同时,通过对南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刺桐春开白日丽”、“篁竹夜静微霜清”,展现了南方的美丽与宁静。最后通过对宋广平的提及,表达了对贤能官员的赞扬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