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锡:指僧人云游四方。
- 袈裟:僧人的法衣。
- 孤云:比喻僧人的孤独无依。
- 寄迹:寄托踪迹,指暂时停留。
- 无住:佛教术语,指无所执着,不固定。
- 流水将心:比喻心境如流水般不停留。
- 未有涯:没有边际,无穷无尽。
- 文字:指佛经。
- 贝叶:古代印度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写佛经,故称佛经为贝叶。
- 因缘:佛教术语,指事物生起或坏灭的辅助条件。
- 莲花:佛教中象征纯洁和悟性的花朵。
- 一苇:比喻小船。
- 博望槎:指张骞乘槎(木筏)出使西域的故事。
翻译
你常带着法杖,携着海上的霞光云游四方, 在万松深处的幽静之地挂起你的袈裟。 你如孤云般寄迹于世间,本无所执着, 你的心境如流水般无边无际。 你从不离手的是那些佛经, 你的因缘和悟性都出自那纯洁的莲花。 你来时乘着小船,轻舟千里, 这又何尝不像我家族中张骞乘槎出使西域的传说呢?
赏析
这首诗是张元凯赠给一位云游僧人的,诗中充满了对僧人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诗人通过“飞锡”、“孤云”、“流水”等意象,描绘了僧人超脱尘世的形象,表达了对僧人清净生活的羡慕。同时,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家族历史(张骞出使西域)的自豪,以及对僧人云游四方、传播佛法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