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逢沈君典太史

载酒湖山兴易乘,菰芦谁识秘书丞。 峰头初月迎船出,水上明霞绕座凝。 凤德未衰无可诮,龙门犹在愿先登。 不知太史公何意,偏是交游重李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菰芦:菰和芦,两种水生植物。这里指湖中的植物。
  • 秘书丞:古代官名,掌管图书典籍。
  • 凤德:比喻高尚的品德。
  • 龙门:比喻高峻的地方,也指科举考试中的高第。
  • 太史公:指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
  • 李陵:西汉名将,因战败投降匈奴,后被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翻译

在湖山之间携酒游玩的兴致容易满足,但谁又能真正理解掌管图书典籍的秘书丞的心思呢? 山峰上初升的月亮迎接船只出航,湖面上明亮的霞光环绕着座席凝结。 高尚的品德尚未衰退,无可指责,而高峻的科举考试之门依然存在,我愿意率先攀登。 不知道太史公司马迁是出于什么考虑,偏偏在交游中特别重视李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湖山之间的美景,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诗中“峰头初月迎船出,水上明霞绕座凝”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而“凤德未衰无可诮,龙门犹在愿先登”则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科举功名的向往。结尾对太史公司马迁重视李陵的疑问,则透露出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