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四首

本以扬旌去,胡为弃甲旋! 名城空绣错,故老尽株连。 百折终何补,千秋倘复怜! 亦知收烬易,萧索愧金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扬旌:举旗,指出征。
  • 弃甲:丢弃盔甲,指战败。
  • :返回。
  • 绣错:错落有致,这里指名城被破坏。
  • 故老:指年老的居民。
  • 株连:因一人犯罪而牵连其他人。
  • :灰烬,这里指战后的残余。
  • 萧索:冷落,凄凉。
  • 愧金钱:因金钱不足而感到羞愧。

翻译

原本是举旗出征,为何却战败而归? 美丽的城市已被破坏,年老的居民也受到牵连。 经历百般挫折,最终又有何补益? 千年之后,或许还有人会怜悯我们! 我也知道,收拾战后的残局并不难, 但面对凄凉的景象和金钱的匮乏,我深感羞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失败的悲痛和对战后残局的无奈。诗中,“扬旌去”与“弃甲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败的惨痛。后文通过对名城破坏、故老株连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痛的情感。结尾处,作者虽知收拾残局不难,但面对金钱的匮乏和凄凉的景象,仍感到深深的羞愧和无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后的凄凉。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清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滃州行》、《闽南行》、《岛居八首》、《冬怀八首》等诗抒情言志,表现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尤其是《甲辰八月辞故里》二首及《放歌》、《绝命诗》,写于就义之前,饱含血泪,是传世之作。亦能文,较著名的有《北征录》、《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等。今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