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 张羽
烟火四邻□,蛩声孤馆幽。 人闲知永夜,月白见高秋。 风露惊华发,关河忆壮游。 吾年已如此,素志祗堪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蛩声:蟋蟀的叫声。
  • 永夜:长夜。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旅途。
  • 素志:本心,初衷。

翻译

四周的烟火渐渐熄灭,孤寂的旅馆中传来蟋蟀的鸣叫,显得格外幽静。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意识到夜已深长,明亮的月光照亮了高远的秋空。 风露使我感到年华已逝,关隘和河流勾起了我对往昔壮游的回忆。 我已到了这样的年纪,但我的初衷和志向却只能让我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夜的孤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和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中,“蛩声孤馆幽”一句,以动衬静,凸显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后两句“人闲知永夜,月白见高秋”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感。最后两句“吾年已如此,素志祗堪羞”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初衷的遗憾和羞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感秋之作。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