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行

闽南自古龙蛇孽,犬羊阑入为窟宅。亢公仗钺起海东,剑跃蜿蜒弓霹雳。 一战筑京观,再战解椎结;三战合围漳州城,万灶星罗尽树栅。 弹丸小丑尚陆梁,登陴不畏河鱼疾。回看百雉蚤悬灯,照耀闉阇光为赤。 城头刁斗寂不闻,惟闻死声动筚篥。我军鼾睡声如雷,战马高嘶待横击; 平明两军仍相持,似借人命膏锋镝。嗟嗟!狡虏何其愚,何不肉袒辕门行自绝! 忆昔秋深胡马肥,烧荒猎火天成血。橐驼九陌换铜驼,指顾中原鲜坚壁。 不数年间杀运回,汉人复炽胡人灭。区区阱兽与釜鱼,天戈所指应无敌。 应无敌,多卤获;或献俘,或献馘。此时龙战血玄黄,功成谁念沟中瘠! 兵家奇正鲜常形,顿军坚城岂善策。试筹遁甲探阴符,大武何尝穷矢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闽南:指福建南部地区。
  • 龙蛇孽:比喻凶险的势力。
  • 犬羊:比喻敌人。
  • 阑入:擅自进入。
  • 窟宅:巢穴。
  • 亢公:指某位英勇的将领。
  • 仗钺:手持大斧,象征权威。
  • 海东:指东海以东的地区。
  • 剑跃蜿蜒:形容剑光闪烁。
  • 弓霹雳:形容弓箭射出如雷声。
  • 筑京观:指建立战功。
  • 解椎结:解开结,比喻解决问题。
  • 万灶星罗:形容军营众多。
  • 树栅:设置栅栏。
  • 弹丸小丑:指微不足道的敌人。
  • 陆梁:跳梁,指行为嚣张。
  • 登陴:登上城墙。
  • 河鱼疾:比喻城池被攻破。
  • 百雉:指城墙。
  • 闉阇:城门。
  •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夜间用来敲击以报时警。
  • 筚篥:古代一种乐器,此处指悲壮的乐声。
  • 鼾睡声如雷:形容士兵睡得很沉。
  • 横击:横扫攻击。
  • 相持:对峙。
  • 人命膏锋镝:指战争中牺牲的人。
  • 肉袒辕门:指投降。
  • 烧荒猎火:指战争的破坏。
  • 橐驼:骆驼。
  • 铜驼:指洛阳的铜驼街,象征中原。
  • 指顾:一指一瞥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 坚壁:坚固的城墙。
  • 杀运回:指战乱的结束。
  • 汉人复炽:指汉族重新兴盛。
  • 胡人灭:指外族被消灭。
  • 阱兽与釜鱼:比喻陷入绝境的敌人。
  • 天戈:天兵,指强大的军队。
  • 卤获:战利品。
  • 献俘:献上俘虏。
  • 献馘:献上割下的敌人的耳朵。
  • 龙战血玄黄:形容激烈的战斗。
  • 沟中瘠:指战乱中饿死的人。
  • 兵家奇正:指军事策略的奇正变化。
  • 顿军坚城:指坚守城池。
  • 遁甲探阴符:指使用兵法。
  • 大武: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 穷矢石:指耗尽箭矢和石块。

翻译

闽南自古以来就是凶险之地,敌人擅自进入作为巢穴。亢公手持大斧从海东起兵,剑光闪烁如蜿蜒的龙,弓箭射出如雷声。 一次战斗就建立了战功,再次战斗解决了问题;第三次战斗包围了漳州城,军营众多如同星罗棋布,都设置了栅栏。 那些微不足道的敌人行为嚣张,登上城墙不畏惧城池被攻破。回头看城墙早已挂满灯笼,照亮城门使其变成红色。 城头上的刁斗寂静无声,只听到悲壮的乐声。我军士兵睡得很沉,战马高声嘶鸣等待横扫攻击; 天亮时两军仍然对峙,似乎在借人命来润滑锋利的武器。唉,狡猾的敌人多么愚蠢,为何不投降自绝! 回忆起深秋时胡马肥壮,战争的破坏如同猎火将天空染成血色。骆驼在九陌换成了铜驼,一指一瞥之间中原的坚壁已不多见。 不数年间战乱结束,汉族重新兴盛,外族被消灭。那些陷入绝境的敌人,强大的军队所指应无敌。 应无敌,获得了许多战利品;有的献上俘虏,有的献上割下的敌人的耳朵。此时战斗激烈,功成之后谁还会记得战乱中饿死的人! 军事策略的奇正变化无常,坚守城池岂是善策。尝试使用兵法探索阴符,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何尝耗尽箭矢和石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闽南地区的战乱景象,通过亢公的英勇形象和敌人的嚣张行为,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军事术语和生动的比喻,如“剑跃蜿蜒”、“弓霹雳”等,增强了诗歌的战斗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牺牲的哀悼。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特色。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清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滃州行》、《闽南行》、《岛居八首》、《冬怀八首》等诗抒情言志,表现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尤其是《甲辰八月辞故里》二首及《放歌》、《绝命诗》,写于就义之前,饱含血泪,是传世之作。亦能文,较著名的有《北征录》、《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等。今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