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景山中道立

· 张羽
古寺残僧乱后稀,独来林下掩柴扉。 化人每转千声偈,辟地惟将一衲衣。 池上莲芳辞伴去,山中松偃识师归。 非关愿薄难行道,自是群生与道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化人:指僧人。
  • :佛教中的颂诗,通常用于诵经或表达佛教教义。
  • 衲衣:僧人穿的补缀过的衣服,也称为“百衲衣”。
  • 辞伴:告别同伴。
  • :躺下,这里指松树倒下。
  • 愿薄:愿望不强烈。
  • 群生:众生,指世间的一切生物。

翻译

古寺中残存的僧人在战乱后变得稀少,我独自来到林中,关上柴门。 僧人们常常诵读千声佛偈,开辟一片土地,只带着一件衲衣。 池上的莲花告别了同伴离去,山中的松树倒下,标志着师父的归来。 并非我愿望不强烈难以修行,而是众生与佛法相违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战乱后的孤独生活,以及他对佛法的坚守。诗中通过“古寺残僧”、“独来林下”等意象,展现了僧人的孤寂与清修。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与众生的隔阂,体现了僧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超脱世俗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佛法和僧人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