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春暮

· 张羽
吴山入梦驿程赊,身逐孤帆客海涯。 九十日春多是雨,三千里路未归家。 桄榔土润蛮烟合,杨柳江深瘴雾遮。 倚遍阑干愁似海,杜鹃啼过木兰花。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山:指吴地的山,这里泛指江南的山。
  • 驿程赊:驿程,古代的驿站路程;赊,遥远。
  • 九十日春:指春季的九十天。
  • 桄榔:一种热带植物,这里指其生长的地方。
  • 蛮烟:指南方边远地区的烟雾。
  • 瘴雾: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阑干:栏杆。
  • 杜鹃:鸟名,其啼声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或离别的哀愁。
  • 木兰花:一种花,这里可能指具体的植物,也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翻译

江南的山在梦中遥不可及,我随着孤帆漂泊在海角天涯。 整个春天九十天里多是雨水,离家已有三千里路还未归去。 桄榔树下土地湿润,南方的烟雾弥漫,杨柳江边深处的瘴气遮蔽了视线。 倚靠在栏杆上,我的愁绪如海一般深沉,杜鹃的啼声穿过木兰花,带来了无尽的哀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愁苦。诗中通过对江南山水的怀念、春雨连绵的描写,以及对南方特有景物的刻画,如桄榔、蛮烟、瘴雾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疲惫。最后两句以杜鹃啼叫和木兰花为背景,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归家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旅途的无奈。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