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授钺:授予军权。
- 殿南邦:指在南方的重要职位。
- 上江:指长江上游。
- 画省:指朝廷的官署。
- 油幢:古代用油布制成的车帘,这里指军队的帐篷。
- 峒丁:指当地的土著居民。
- 海估:指海上商人。
- 泷:急流的水。
- 铜柱:古代边界的标志。
- 鲤鱼双:指书信,古时书信常以鲤鱼形状的木板传递。
翻译
重臣被授予军权,镇守南方,五月时旌旗飘扬,渡过长江上游。 青色的带子和碧玉簪环绕着朝廷的官署,绿沉的锁链守护着军队的帐篷。 当地的土著居民在春天耕作,海上的商人在清晨渡过急流。 在铜柱南边的边界,我思念着你,但难以寄出书信,因为鲤鱼形状的木板难以传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重臣在南方边疆的军事活动和当地的生活景象。诗中通过“授钺”、“旌旗”、“画省”、“油幢”等词语,展现了军事行动的庄严和朝廷的权威。同时,“峒丁”、“海估”等词语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居民和海上商人的生活状态。最后,通过“铜柱”和“鲤鱼双”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书信难通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边疆的壮阔景象,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柔情。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
张以宁的其他作品
- 《 予少年磊隗负气诵稼轩辛先生郁孤台旧赋菩萨蛮尝慨然流涕岁庚辰过铅山先生神道前有诗云云见南归纪行稿后会赣州黄教授请赋郁孤台诗复作近体八句亡其旧稿因念功名制于数定材杰例与时乖自昔不遇若先生者盖亦多矣然犹惜其未能知时审已恬于静退几以斜阳烟柳之词陷于种豆南山之祸今二十九年矣舟过是台细雨闭蓬静坐忽忆旧诗因录于此见百念灰冷衰老甚矣云 》 —— [ 明 ] 张以宁
- 《 有竹诗为张伯起子玄略作 》 —— [ 明 ] 张以宁
- 《 题刘士行石林茅屋 》 —— [ 明 ] 张以宁
- 《 题赵子昂书杜少陵魏将军歌赠钱雪界万户 》 —— [ 明 ] 张以宁
- 《 过龙游 》 —— [ 明 ] 张以宁
- 《 七里下舟至铅山州旁罗店 》 —— [ 明 ] 张以宁
- 《 题北山兰蕙同芳图 》 —— [ 明 ] 张以宁
- 《 建业清凉寺次王伯循御史竹亭壁间韵 》 —— [ 明 ] 张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