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生仲濓所藏李克孝竹木

息斋之孙李公子,尽将幽意入经营。 修篁石上生云气,古木山中作雨声。 年来好画不忍见,岁晏故园空复情。 乌巾挂在长松树,吾欲巢居逃姓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息斋:人名,可能是指李克孝的祖父。
  • 李公子:指李克孝,公子是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 经营:此处指精心构思和创作。
  • 修篁:修长的竹子。
  • 古木:古老的树木。
  • 岁晏:年末,岁末。
  • 乌巾:黑色的头巾,常作为隐士的服饰。
  • 巢居:指隐居山林,像鸟一样筑巢而居。
  • 逃姓名:逃避世俗的名利,隐姓埋名。

翻译

息斋的孙子,李克孝公子,将他深邃的意境全部融入到画作中。修长的竹子在石头上仿佛生出云气,古老的树木在山中似乎能听到雨声。近年来,我越来越不忍心看到这样的好画,因为每到年末,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就愈发浓烈。我愿将乌巾挂在长松树上,自己则像鸟儿一样筑巢隐居,逃避世俗的名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李克孝所画的竹木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修篁石上生云气,古木山中作雨声”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画作的意境深远,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末句“乌巾挂在长松树,吾欲巢居逃姓名”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