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校文次韵马在新授经

杏园飞鞚蹴芳尘,撚指而今四十春。 辛苦向曾携綵笔,衰迟重比岸乌巾。 丹成九转云笼鼎,烛尽三更月近人。 多谢能诗赵主事,自调大吕和蕤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鞚(kòng):飞驰的马。
  • (cù):踏,踩。
  • 撚指: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綵笔:五彩的笔,比喻文采。
  • 岸乌巾:黑色的头巾,指代文人。
  • 丹成九转:比喻炼丹成功,九转指炼丹的次数。
  • 云笼鼎:云雾缭绕的炼丹炉。
  • 烛尽三更:蜡烛燃尽,已是深夜。
  • 月近人:月亮接近人,形容夜深。
  • 赵主事: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大吕:古代音乐中的音律名,此处指高雅的音乐。
  • 蕤宾:古代音乐中的音律名,此处指和谐的音乐。

翻译

在杏园中骑马飞驰,踏起芳尘,转眼间已是四十个春天过去。曾经辛苦携带五彩笔,如今衰老,再次戴上文人的黑色头巾。炼丹炉中丹药九转成功,云雾缭绕,蜡烛燃尽,已是深夜,月亮近人。多谢能诗的赵主事,自己创作高雅的音乐,和谐地和着蕤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杏园骑马、炼丹炉中丹药九转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文采飞扬的怀念。诗中“飞鞚蹴芳尘”生动描绘了春日骑马的场景,而“撚指而今四十春”则突显了时间的飞逝。后句以炼丹成功喻示着某种成就,而深夜的月色则增添了一抹静谧与深沉。结尾感谢赵主事的诗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