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杨仲弘饶州东湖四景诗上本斋王参政

使君晓命木兰舟,霁雨湖光碧玉秋。 乐妓并歌翻小海,诗仙同载上瀛洲。 莼香白露尝初荐,稻熟黄云看早收。 安得如公百元结,狂澜今为障东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兰舟:用木兰树材制成的船,常用来泛指华美的船。
  • 霁雨:雨过天晴。
  •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高雅的聚会或场所。
  • 莼香:莼菜的香味,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其嫩叶可食,味道鲜美。
  • 白露:秋天的节气,这里指秋天的露水。
  • 黄云:指成熟的稻谷,因稻谷成熟时颜色金黄,远望如云。
  • 元结:指有才能的人。
  • 狂澜:汹涌的波涛,比喻动荡不安的局面。

翻译

使君清晨命人驾起华美的木兰舟,雨后天晴,湖光山色如碧玉般在秋日里闪耀。 乐妓们并肩歌唱,翻唱着小海曲,诗仙们一同载舟前往仙境般的瀛洲。 莼菜的香味在秋露中初次品尝,稻谷成熟,金黄如云,预示着早秋的丰收。 如何能得到像您这样的百位才子,如今动荡的局势,您能像屏障一样阻挡东流的狂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使君清晨乘舟游湖的情景,通过“木兰舟”、“霁雨湖光”等意象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诗中“乐妓并歌”、“诗仙同载”等句,表现了文人雅集的欢乐氛围。后两句通过对秋日莼菜和稻谷的描写,寓意着丰收的喜悦。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有能力者能够稳定局势的期望,体现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贤能之士的赞美。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