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奉同吴兴潘中丞上蔡张参伯集鉴止堂

玉律韶年夜可怜,金樽彩袖各争妍。 群公总是阳春调,处士能开玳瑁筵。 恋栋春星同客聚,窥帘明月向人圆。 清歌按出俱新谱,应是周郎意已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玉律:指美好的法律或规章,这里可能指美好的时光。
  • 韶年:美好的年华。
  • 金樽:金制的酒杯,泛指精美的酒杯。
  • 彩袖:彩色的衣袖,指穿着华丽的人。
  • 阳春调:指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处士:指未出仕的士人,即隐士。
  • 玳瑁筵:用玳瑁装饰的宴席,形容宴席的豪华。
  • 恋栋:指星辰依恋着屋檐,形容星辰低垂。
  • 春星:春天的星辰。
  • 窥帘:透过帘子偷看。
  • 明月:圆月。
  • 清歌:清亮的歌声。
  • 按出:按照谱子唱出。
  • 新谱:新的乐谱或歌曲。
  • 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周瑜,这里可能指精通音乐的人。

翻译

在元宵节这个美好的夜晚,真是令人怜爱,金杯和彩衣的人们各自争艳。聚集的群公总是能吟唱出高雅的阳春调,而那位隐士也能举办豪华的玳瑁宴席。春天的星辰仿佛依恋着屋檐,与客人们一同聚集;透过帘子,圆月似乎在向人们展示它的圆满。清亮的歌声按照新的乐谱唱出,这应该是精通音乐的周郎已经传达出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盛景,通过“金樽彩袖”、“阳春调”、“玳瑁筵”等词藻,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高雅。诗中“恋栋春星”与“窥帘明月”形成对比,既表现了星辰的亲近,又体现了月光的神秘与圆满。结尾提到“清歌按出俱新谱”,暗示了音乐的新颖与美妙,而“周郎意已传”则表达了音乐的深远影响和诗人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