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曲篇
绿窗窈窕通明月,朱弦奏罢何疏越。
燕姫艳舞方具陈,郑女清歌相对发。
玲珑宛转绕翠屏,梁尘飒飒花冥冥。
师传翻使惊恊律,心妙直欲追秦青。
已听泠然振林木,复闻馀响流空谷。
将无哀乐动人心,苏门之啸秦庭哭。
当筵但见春融融,无限玉树摇东风。
周郎欲顾曾无误,延年女弟徒称工。
新声能令旧声变,贯珠不断危如线。
偶觉凄清拂黛蛾,时为掩抑看团扇。
画栋轻云夜不飞,凤凰肯逐箫声归。
但怜白雪知音少,岂是红妆绝代稀。
云鬟零乱歌才阕,东方欲明银烛灭。
淳于一石自沉酣,不使冠缨座中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
- 朱弦:红色的琴弦,指琴。
- 疏越:声音悠扬。
- 燕姫:燕国的女子。
- 艳舞:华丽的舞蹈。
- 郑女:指郑国的女子。
- 清歌:清亮的歌声。
- 玲珑:形容声音清脆。
- 宛转:曲折回旋。
- 翠屏:翠绿色的屏风。
- 梁尘:梁上的尘埃,比喻歌声高亢。
- 花冥冥:形容歌声悠扬,如花般飘渺。
- 恊律(xié lǜ):和谐的音律。
- 秦青: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
- 泠然(líng rán):清脆的样子。
- 苏门之啸:指苏秦在秦国的哭泣。
- 秦庭哭:指秦国的宫廷中的哭泣。
- 春融融:形容气氛温暖和谐。
- 周郎:指周瑜。
- 延年女弟:指李延年的妹妹,以歌舞著称。
- 贯珠:比喻歌声连绵不断。
- 危如线:形容声音细微而紧张。
- 黛蛾:指女子的眉毛。
- 团扇:圆形的扇子。
- 画栋:彩绘的栋梁。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
- 白雪:指高雅的音乐。
- 红妆:指女子的盛装。
- 云鬟:形容女子的发髻。
- 歌才阕(què):歌曲结束。
- 淳于:指淳于髡,战国时期的政治家。
- 冠缨:帽子上的带子。
翻译
在绿窗下,明月透过窗棂,红色的琴弦奏出悠扬的旋律。燕国的女子跳着艳丽的舞蹈,郑国的女子则与之相对,唱出清亮的歌声。声音玲珑宛转,绕过翠绿的屏风,梁上的尘埃仿佛被歌声激起,花影也显得飘渺。师傅传授的音律让人惊叹,心灵直追古代音乐家秦青。已能听到清脆的声音震撼林木,又听到余音在空谷中回荡。难道是哀乐触动了人心,如同苏秦在秦国的哭泣。在宴席上,只见气氛温暖和谐,无数玉树在东风中摇曳。周瑜想要回头,却从未失误,李延年的妹妹徒劳地称颂技艺。新声改变了旧声,歌声连绵不断,细微而紧张。偶尔感到凄清,轻拂着女子的眉毛,时而掩抑着团扇。彩绘的栋梁上,轻云似乎夜间不飞,凤凰似乎随着箫声归来。只可惜白雪般高雅的音乐知音少,难道是红妆的女子绝代稀少。云鬟零乱,歌曲刚结束,东方已明,银烛熄灭。淳于髡自酌自饮,不让帽子上的带子在座中断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场音乐与舞蹈的盛宴,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舞蹈的华美。诗中“绿窗窈窕通明月,朱弦奏罢何疏越”等句,以景入情,将音乐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燕姫艳舞”与“郑女清歌”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舞蹈与歌声,体现了作者对音乐舞蹈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