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山寺诗八首报恩寺

十里长松入杳冥,殿前功德水泠泠。 气因定鼎千林紫,山托传灯万古青。 群鹿避人过隧道,寒花迎客媚空庭。 草堂蕙帐今馀几,笑诵楣间旧勒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冥(yǎo míng):深远,高远。
  • 功德水:指寺院中的水池,常用于象征功德。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声清脆悦耳。
  • 定鼎:指确定国家的中心,这里比喻山寺的庄严。
  • 传灯:佛教用语,比喻传承佛法。
  • 隧道:指山洞或长廊。
  • 蕙帐:用蕙草编织的帐篷,这里指僧人的住所。
  • 勒铭:刻字,这里指刻在楣间的铭文。

翻译

十里长的松树直入云霄,寺院前的功德水声清脆悦耳。 山寺的庄严使得周围的树林呈现出千种紫色,山作为佛法传承的依托,万古长青。 群鹿避开行人穿过隧道,寒花迎接客人,美丽地点缀着空旷的庭院。 草堂和蕙帐如今还剩下多少?我笑着诵读门楣间那古老的铭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山报恩寺的宁静与庄严。诗中,“十里长松”与“功德水泠泠”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通过“定鼎千林紫”和“传灯万古青”的比喻,诗人赞美了山寺的历史悠久和佛法的不朽。后两句则通过动物和植物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生动与亲切。结尾的“草堂蕙帐”与“旧勒铭”则带有一丝怀旧之情,表达了对古寺及其历史的敬仰与回忆。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