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榴行

君不见信州丞相第,十二高楼称绮丽。雕甍共倚黄金堂,绣柱遥连白玉砌。 琼恩宝泽锡嘉名,睿藻宸题照日明。方圆法式颁仪部,多少金钱给水衡。 复道文窗开扇扇,极目欲穷西楚甸。灵山黛色稠叠来,彭蠡湖光微渺见。 山川如旧人事非,圣主原施不测威。胥江已见浮鸱去,华表空闻化鹤归。 魂招归来上不得,寂寂高楼徒叹息。火烧崇墉落劫灰,尘飞绮栋无颜色。 可怜殁后见精忠,青史相传贯白虹。欲知血泪何时灭,秋老榴花开尚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榴:石榴的别称,因其果实呈红色而得名。
  • 信州:古代地名,今江西省上饶市一带。
  • 丞相第:丞相的府邸。
  • 雕甍:雕刻精美的屋脊。
  • 黄金堂:装饰豪华的厅堂。
  • 绣柱:装饰有绣花的柱子。
  • 白玉砌:用白玉砌成的台阶。
  • 锡嘉名:赐予美好的名字。
  • 睿藻宸题:皇帝的御笔题字。
  • 方圆法式:指建筑的规范和样式。
  • 仪部:古代掌管礼仪的官署。
  • 水衡:古代掌管水利工程的官职。
  • 复道:楼阁之间的空中通道。
  • 文窗:装饰有文饰的窗户。
  • 西楚甸:指西楚地区,古代楚国的西部。
  • 灵山:指有灵气的山。
  • 彭蠡湖:古代湖泊名,今江西省鄱阳湖的一部分。
  • 胥江:古代河流名,今江西省赣江的一部分。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用于装饰的石柱。
  • 化鹤归: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故事。
  • 崇墉:高大的城墙。
  • 劫灰: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后的灰烬。
  • 绮栋:装饰华丽的屋梁。
  • 青史:史书,记载历史的书籍。
  • 贯白虹:形容英勇壮烈,如白虹贯日。

翻译

你可曾见过信州的丞相府邸,那里的十二座高楼堪称绮丽。精雕细琢的屋脊与黄金装饰的厅堂相映成趣,绣花的柱子远远地连着白玉砌成的台阶。

皇帝赐予了这座府邸美好的名字,御笔题字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建筑的规范和样式由仪部颁布,耗费了多少金钱由水衡负责。

楼阁间的空中通道上,装饰有文饰的窗户一扇扇打开,极目远眺,可以看到西楚的广阔原野。灵山的翠色层叠而来,彭蠡湖的波光隐约可见。

山川依旧,人事已非,圣主原本就施展着不可测度的威严。胥江上已见浮鸥飞去,华表上空闻仙鹤归来的传说。

魂魄被召回却无法上升,寂静的高楼中只有叹息。高大的城墙被火烧成灰烬,华丽的屋梁失去了光彩。

可怜的是,死后才显现出精忠,青史上的记载如白虹贯日。想要知道血泪何时能消逝,秋天的石榴花依旧红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信州丞相府邸的辉煌与衰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人事的变迁和历史的无情。诗中“丹榴”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历史的见证,而“火烧崇墉落劫灰”则暗示了权力的脆弱和时代的更迭。结尾的“秋老榴花开尚红”寓意着即使历经沧桑,生命力和希望依然存在。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曹学佺

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