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澜堂
蔼蔼层城阴,弥弥溪流漫。
问谁所构堂,轩窗傍高岸。
答云唐刺史,文采当时冠。
华筵势独高,宾佐俱才彦。
吹箫横落日,画茜如云散。
健儿簸旌旗,水战逞奇玩。
临流赋新诗,意气共称叹。
烽火几荒残,城郭多迁换。
歌声久矣灭,邮亭锁溪畔。
台倾鸟雀下,阑坏凫鹥乱。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蔼蔼(ǎi ǎi):形容树木茂盛。
- 弥弥(mí mí):形容水流盛大。
- 构堂:建造房屋。
- 轩窗:高大的窗户。
- 刺史:古代官职,地方行政长官。
- 文采:文学才华。
- 华筵:盛大的宴会。
- 宾佐:宾客和助手。
- 才彦:有才华的人。
- 吹箫:吹奏箫这种乐器。
- 画茜(qiàn):画船,茜指红色,这里可能指装饰华丽的船。
- 簸旌旗:挥动旗帜。
- 逞奇玩:展示奇特的娱乐。
- 临流:面对河流。
- 烽火:战争的火焰。
- 荒残:荒废残破。
- 迁换:变迁更替。
- 邮亭: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 阑坏:栏杆损坏。
- 凫鹥(fú yī):野鸭和鸥鸟。
翻译
郁郁葱葱的城池阴影下,溪水浩浩荡荡地流淌。 询问是谁建造了这座堂屋,它的窗户高大,紧邻着河岸。 回答说是唐朝的刺史,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是顶尖的。 盛大的宴会气势非凡,宾客和助手都是有才华的人。 箫声在夕阳下飘扬,华丽的船只如同云彩散开。 壮士挥舞着旌旗,水上的战斗展示了奇特的娱乐。 面对河流创作新诗,意气风发,众人一同赞叹。 战火使得这里荒废残破,城池多次变迁更替。 歌声早已消失,驿站紧锁在溪畔。 台子倒塌,鸟雀飞下,栏杆损坏,野鸭和鸥鸟乱飞。 只剩下南山依旧青翠,依然清晰可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碧澜堂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恒常。诗中,“蔼蔼层城阴,弥弥溪流漫”描绘了城池的茂盛和溪流的壮阔,而“华筵势独高,宾佐俱才彦”则回忆了往昔的繁华。后文通过“烽火几荒残,城郭多迁换”等句,表达了时光流转、战乱频仍带来的变迁。最后,“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见”则以南山的青翠不变,象征了自然永恒与历史变迁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然恒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