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百一山人

· 张羽
六十看君白发新,江湖人笑往来频。 机心已息棋常负,谈舌犹存食未贫。 折柳重惊南浦暮,种桃空忆武陵春。 津亭渺渺应回首,故国并州意更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湖人:指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机心:指计算、策略之心。
  • 谈舌:指能言善辩的口才。
  • 折柳:古代送别时常折柳枝相赠,表示惜别之情。
  •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 种桃:暗指隐居生活,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武陵:地名,这里指桃花源的所在地,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常为送别之地。
  • 故国:指故乡。
  • 并州:地名,这里泛指北方地区,与诗中的“江湖人”形成对比。

翻译

六十岁的你,白发又添新, 漂泊江湖,人们笑你往来频繁。 心中已无计算,下棋常输, 口才依旧,生活虽不富裕但未至贫。 重逢折柳,惊觉南浦已是暮色, 种桃回忆,空想武陵的春光。 渡口的亭子,回首望去, 故乡并州,那份情意更加真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六十岁山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诗中,“江湖人笑往来频”反映了山人漂泊不定的生活,而“机心已息棋常负”则表达了山人已无世俗的计算之心,过着淡泊的生活。后两句通过“折柳”和“种桃”的意象,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尾的“津亭渺渺应回首,故国并州意更真”则深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