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庄十有为庐陵高半穷神道人题
寂寂无声太古弦,先天冥会坐端然。
光风霁月从烹炼,春蚓秋蛇共蜿蜒。
生意两间归范冶,广寒平地见婵娟。
清泉白石堪脩禊,笔砚终身结好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墨庄:指书房或文人墨客的居所。
- 十有:十之有,即十分之一。
- 庐陵:地名,今江西省吉安市。
- 高半:高的一半,形容山峰或建筑。
- 穷神道人:指深究道家哲学的隐士或道士。
- 太古弦:比喻极为古老的音乐或声音。
- 先天:道家术语,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
- 冥会:深奥的领悟或理解。
- 光风霁月:形容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 烹炼:比喻修炼或提炼。
-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或绘画中的线条。
- 蜿蜒:形容曲折延伸的样子。
- 生意:生机,生命力。
- 两间:指天地之间。
- 范冶:规范和冶炼,比喻修养和锻炼。
- 广寒:指月宫。
- 婵娟:形容月光明亮美丽。
- 脩禊: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用以祈福消灾。
- 结好缘:结下良好的缘分。
翻译
在墨庄中,我为庐陵山峰的一半高处,为那位深究道家哲学的隐士题诗。这里静谧无声,仿佛奏响了太古的琴弦,我坐在那里,深奥地领悟着先天的道理。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在这里修炼提炼自己的心灵,书法和绘画中的线条如同春蚓秋蛇般曲折延伸。天地间充满了生机,我在这里规范自己的修养,锻炼自己的身心。在平地上,我仿佛看到了月宫中的明亮美丽的月光。我在这里用清泉和白石进行祭祀,祈求福祉,我的笔砚与我终身结下了良好的缘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墨庄中的静谧景象,通过太古弦、光风霁月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深奥领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春蚓秋蛇”的比喻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结尾的“清泉白石堪脩禊,笔砚终身结好缘”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执着追求和与笔砚的不解之缘。
张天赋
张天赋,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