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一首并序其一

· 张羽
蜀严好沉冥,日食止百钱。 卜筮人所轻,久之操弥坚。 君子有所贵,乃不在当年。 百世有知音,何必钟期然。 子云太区区,誉之公侯间。 卑哉益州牧,乃欲吏高贤。 岂无王侯贵,敢见不敢言。 斯道诚两得,永为后世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蜀严:指西汉时期的严君平,蜀郡人,好老庄,隐居不仕。
  • 沉冥:深沉隐晦,指隐居不问世事。
  • 卜筮:古代的占卜术,用龟甲或蓍草预测吉凶。
  • 操弥坚:操守更加坚定。
  • 钟期: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以知音著称。
  • 子云:指西汉文学家扬雄,字子云。
  • 区区:微小,此处指地位低微。
  • 益州牧:益州的行政长官。
  • 吏高贤:以高贤为官吏。

翻译

蜀地的严君平喜欢隐居深沉,每天只花费一百钱。 卜筮这种技艺被人轻视,但他对此的操守却越来越坚定。 君子有所追求,其价值不在于当时的荣耀。 百世之后会有知音,何必非要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呢。 扬雄太过于微不足道,却在公侯之间享有声誉。 卑微的益州牧,却想要以高贤为官吏。 难道没有王侯贵族,敢见却不敢言。 这种道义和操守两得,将永远为后世所传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蜀严和扬雄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和高洁操守的推崇。诗中,“蜀严好沉冥”一句,即描绘了严君平隐居深沉的生活状态,而“操弥坚”则突出了他对于卜筮这一技艺的坚守。后文通过对扬雄的评价,暗示了世俗的荣誉与真正的价值之间的差异。最后,作者通过“斯道诚两得”一句,强调了道义与操守的重要性,并认为这种精神将永为后世所传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于世俗荣誉的淡漠。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