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霅溪

· 张羽
巍巍天目峰,高大压南纪。 崩泉初滥觞,奔放成兹水。 分流为苕霅,汇此古城里。 滔滔逝不停,脉脉来难止。 极目更清寒,漪漪澄遥滓。 朝来春雨涨,汹涌蛟龙喜。 舟樯纷来往,万斛等一苇。 翻翻轻鸥逝,袅袅渔歌起。 我欲把钓竿,来问玄真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苕霅(tiáo zhá):指苕溪和霅溪,两条河流的名称。
  • 天目峰:山名,位于浙江省。
  • 滥觞(làn shāng):原指江河发源之处水极少,只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 兹水:此水。
  • 漪漪(yī yī):形容水波纹。
  • 遥滓(yáo zǐ):远处的泥沙。
  • 春雨涨:春雨使得河水上涨。
  • 万斛(wàn hú):古代容量单位,这里形容船只载重之多。
  • 一苇:比喻小船。
  • 玄真子:唐代道士张志和的别号,此处指渔夫。

翻译

巍峨的天目山峰,高耸入云,压过了南方的山脉。 山中的泉水最初只是涓涓细流,后来奔腾成这条大河。 这条河分流成了苕溪和霅溪,汇聚在这座古城之中。 河水滔滔不绝,源源不断,难以停止。 放眼望去,河水更加清澈寒冷,波光粼粼,远离了远处的泥沙。 清晨春雨使得河水上涨,汹涌澎湃,仿佛蛟龙欢喜。 船只纷至沓来,载重万斛的船只也如同一片苇叶般轻盈。 轻快的海鸥翻飞而过,渔歌袅袅升起。 我想要拿起钓竿,去询问那位名叫玄真子的渔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苕溪和霅溪的壮丽景色,通过天目峰的巍峨、泉水的奔放、河水的滔滔不绝,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生命的活力。诗中“滔滔逝不停,脉脉来难止”表达了河水不息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后文通过春雨涨水、船只往来、鸥鸟飞翔和渔歌响起等生动场景,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映射人生百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憧憬。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