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连营:连绵不断的军营。
- 刁斗:古代军中的一种铜制炊具,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敲击报更。
- 回萦:环绕,盘旋。
- 建牙:古代军中的一种仪式,树立牙旗,象征将军的权威。
- 小队:指小规模的军队或队伍。
- 幕中:指军中的幕府,即将军的指挥部。
- 筹敌:谋划对付敌人。
- 长缨:长绳,比喻束缚敌人的手段。
- 外阃:指边疆或边关。
- 先声:预先发出的声势或消息。
- 请平:请求和平。
- 春农:春天的农事。
- 武成:军事上的成功。
- 遗算:遗留下来的计谋或策略。
- 精明:精细明察,机警聪明。
翻译
连绵的军营中刁斗声此起彼伏,环绕回旋,汉朝将领的威名依旧响亮,姓程的将军。在岭上树立起象征权威的牙旗,小队人马回旋,军中幕府里,谋划对付敌人的策略,借助于长绳般的手段。边疆的军事力量遥相呼应,分而治之,预先发出的声势已经让溪洞的敌人请求和平。应当珍惜春天的农事,勤劳地戍守边疆,军事上的成功留下的计谋贵在精细明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将领的威武形象和边疆的军事态势。通过“连营刁斗”、“建牙回小队”等生动场景,展现了军营的繁忙与将领的权威。诗中“幕中筹敌借长缨”一句,巧妙地将军事策略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体现了将领的智谋。结尾提到“春农勤戍守”,强调了军事与民生的紧密联系,以及军事行动的精细明察,体现了作者对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