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树歌
山前古木不知年,婆娑黛色上参天。
霜柯反足斗龙虎,偃盖倒影鸣蜩蝉。
绿叶参差有生意,中间孔穴萃虫蚁。
上枝杳杳横苍云,下根落落穿厚地。
树傍古庙祀土神,人来酹酒浇树根。
但愿神灵长血食,树木与人终古存。
村中老人长孙子,自言此树多年纪。
忆作儿童上树时,今见根柯已如此。
曾经丧乱见太平,几遇斧斤还不死。
山僧爱此来诛茅,盘郁苍翠当檐拗。
待余六月携床至,卧听南风鸣海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婆娑:形容树枝叶纷披的样子。
- 黛色:深绿色。
- 参天:高耸入云。
- 霜柯:指经霜的树枝。
- 偃盖:倒伏的树冠。
- 蜩蝉:蝉。
- 萃:聚集。
- 杳杳:深远的样子。
- 落落:稀疏的样子。
- 祀:祭祀。
- 酹: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血食:指祭祀时供奉的牲畜。
- 盘郁:曲折繁茂。
- 诛茅:割茅草,指修建简陋的住所。
- 檐拗:屋檐。
翻译
山前的古木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枝叶纷披,深绿的色彩直冲云霄。经霜的树枝足以与龙虎搏斗,倒伏的树冠下,蝉鸣声声。绿叶参差,生机勃勃,中间的孔穴聚集着虫蚁。上方的枝条深远地横过苍云,下方的根须稀疏地穿透厚土。
树旁有一座古庙,用来祭祀土地神,人们来此祭酒,将酒浇在树根上。只愿神灵永远享受祭祀,树木与人长久共存。村中的老人和他的子孙们,自称这棵树已有多年历史。回忆起自己还是孩童时爬上树的情景,如今看到树的根枝已经如此。曾经历过战乱,目睹了太平盛世,几次遭遇斧头的砍伐仍未死去。
山中的僧人喜爱这棵树,来到这里修建茅屋,曲折繁茂的苍翠树影正对着屋檐。待到六月,我将带着床来此,躺下聆听南风中,树声如海涛般鸣响。
赏析
这首作品以古木为题材,通过对古木的描绘,展现了其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诗中,“霜柯反足斗龙虎”等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古木的雄伟与力量。同时,通过村民与古木的互动,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最后,山僧与古木的情感交融,为诗歌增添了一抹超脱尘世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