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舣舟 (yǐ zhōu):停船靠岸。
- 孺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徐孺子:东汉时期的隐士,名徐穉,字孺子。
- 悬榻:悬挂的床榻,指隐士徐孺子的床榻,因其不仕,故床榻常悬。
- 峕 (shí):同“时”,指当时。
- 吊丧:哀悼死者。
- □栖坏□:此处字迹不清,无法准确解释。
- 残僧:指剩下的僧人,可能指寺庙已经衰败。
- 寒灯:寒冷中的灯火。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寥落:稀少,冷清。
- 苍苔:青苔,常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翻译
我登上高处,怀念古代,徘徊不去,尝试用山中的泉水当作酒杯来祭奠。 这里已经听不到悬榻等待的声音,当时应该是为了吊唁而来。 寺庙已经破败,只剩下残存的僧人,风吹动着寒冷的灯火,古殿门缓缓打开。 千年来,南方地区变得十分冷清,我独自寻找着遗迹,周围长满了青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登高怀古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徐孺子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古迹荒凉的感慨。诗中,“悬榻”、“吊丧”等词语,巧妙地融入了对徐孺子的敬仰与对历史的追忆。后两句通过对残破寺庙和寒灯古殿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古迹的荒凉感,以及诗人对往昔的无限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