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舜举溪岸图

· 张羽
忆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诏下征遗逸。 吴兴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孙称第一。 一朝玉马去朝周,诸子声名总辉赫。 岂知钱郎节独苦,老作画师头雪白。 江南没骨传者稀,钱也得法夸精奇。 晴窗点染弄颜色,得钱沽酒不复疑。 今人祇知重花鸟,岂识此图夺天巧。 玄云抱石雷雨垂,苍山夹水龙蛇绕。 岸侧溪回共杳冥,蒲稗深沉映鱼鸟。 渔舟乍随远烟散,客子竞渡澄江晓。 自云布置师北苑,只恐庸工未深了。 卷余更有魏公题,字拟钟王差未老。 郑侯得之恐神授,使我一见喜绝倒。 双溪流水清何极,城外南山空黛色。 文章翰墨何代无,二子俦能蹑其迹。 为君题诗三叹息,于乎古人难再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元:元朝的年号,这里指元朝时期。
  • 遗逸:指隐居的贤人。
  • 吴兴八俊:指当时吴兴地区的八位才子。
  • 秀邸王孙:指贵族的后代。
  • 玉马朝周:比喻贤才被朝廷征召。
  • 辉赫:显赫,有名望。
  • 没骨: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不使用线条勾勒,直接用颜色渲染。
  • 点染:绘画中的着色技法。
  • 沽酒:买酒。
  • 祇:只,仅仅。
  • 杳冥:深远难见的样子。
  • 蒲稗:水生植物,蒲草和稗草。
  • 深沉:深邃,深远。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布置:构图布局。
  • 北苑:指北宋画家范宽,因其画风独特,后世常以其画风为标准。
  • 庸工:技艺平庸的工匠。
  • 钟王:指钟繇和王羲之,两位著名的书法家。
  • 俦:同辈,同类。
  • 蹑其迹:追随其足迹,意指学习其技艺。

翻译

记得在元朝至元年间全盛时期,天子下诏征召隐居的贤人。吴兴地区的八位才子都是奇才,其中贵族后代的秀邸王孙被认为是最杰出的。一时间,这些才子都被朝廷征召,他们的名声显赫。但谁知道钱郎的节操特别苦,老来却成了画师,头发都白了。江南的没骨画法传世不多,钱郎也以这种画法夸耀其精妙奇特。晴天时在窗前作画,用颜色渲染,赚了钱就去买酒,毫不犹豫。现在的人只重视花鸟画,岂不知这幅图画夺得了天工的巧妙。画中玄云环绕着石头,雷雨仿佛要垂落,苍山夹着水流,龙蛇在其中游动。岸边溪水回旋,共同构成深远难见的景象,蒲草和稗草深邃地映衬着鱼鸟。渔船随着远处的烟雾消散,客人在清澈的江水上竞渡,迎接清晨。自称构图布局是师从北宋的范宽,只怕技艺平庸的工匠未能深刻理解。卷尾还有魏公的题字,字迹拟似钟繇和王羲之,尚未显老态。郑侯得到这幅画,仿佛是神授,让我一见就欢喜至极。双溪的流水清澈至极,城外的南山空留黛色。文章和书法哪个时代没有,这两位才子能够追随古人的足迹。为你题诗,三次叹息,哎,古人难以再得。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元朝至元年间的一段历史,赞颂了钱舜举的画艺和节操,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怀念。诗中通过对钱舜举画作的描述,展现了其画技的高超和画作的生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最后,诗人通过对古人的怀念,表达了对那个时代文化和艺术成就的敬仰,以及对现今社会忽视传统艺术的忧虑。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