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云山歌

· 张羽
我昔曾游庐岳顶,欲上青天凌倒景。山中白云如白衣,片片飞落春风影。 云晶晶兮花冥冥,万壑尽送洪涛声。恍然坐我沧海上,金银楼观空中明。 上清真人笑迎客,夜然桂枝煮白石。手持凤管叫云开,虎咆龙吟山月白。 明发邀我升东峰,导以绛节双青童。天鸡先鸣海出日,赤气照耀金芙蓉。 屏风九叠花茸茸,雾阁云窗千万重。胡不置我丘壑中,一朝垂翅投樊笼。 空留万片云,挂在清溪千丈之寒松。愁来弄翰北窗里,貌得云山偶相似。 遂令残梦逐秋风,一夜孤飞渡江水。梦亦不可到,图亦不可传,不如早赋归来篇。 仙之人兮待我还,安能龌龊尘土间,坐令白云摧绝无所归,青山笑我凋朱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凌倒景:指站在高处俯瞰下方的景色。
  • 云晶晶:形容云朵洁白明亮。
  • 花冥冥:形容花朵朦胧不清。
  • 洪涛声:巨大的波涛声。
  • 沧海:大海。
  • 金银楼观:指仙境中的华丽建筑。
  • 上清真人:道教中的神仙。
  • 桂枝煮白石: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用桂枝煮白石象征修炼。
  • 凤管: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用凤管吹奏。
  • 虎咆龙吟:形容声音威猛有力。
  • 绛节:红色的节杖,象征使者或尊贵。
  • 青童:年轻的侍者。
  • 金芙蓉:金色的莲花,这里指日出的美景。
  • 屏风九叠:形容屏风层层叠叠。
  • 花茸茸:形容花朵繁茂。
  • 雾阁云窗:形容建筑被云雾缭绕。
  • 垂翅投樊笼:比喻自由的鸟儿被囚禁。
  • 弄翰:指写字或绘画。
  • 貌得云山:描绘出云山的景象。
  • 图亦不可传:指画作难以传达真实的感受。
  • 龌龊:肮脏,不干净。
  • 摧绝:摧毁,断绝。

翻译

我曾游历庐山之巅,渴望登上青天俯瞰下方的景色。山中的白云如同白衣,片片飘落在春风中。云朵洁白明亮,花朵朦胧不清,万壑间传来巨大的波涛声。我仿佛坐在大海之上,仙境中的华丽建筑在空中闪耀。上清真人笑着迎接我,夜晚用桂枝煮白石修炼。手持凤管吹奏,云开雾散,虎咆龙吟,山月皎洁。

第二天,我被邀请登上东峰,由手持红色节杖的青童引导。天鸡先鸣,海上日出,赤光照耀金色的莲花。屏风层层叠叠,花朵繁茂,云雾缭绕的建筑千万重。为何不将我安置在这山水中,一朝自由的鸟儿被囚禁。空留万片云,挂在清溪千丈的寒松上。我忧愁地在北窗下写字绘画,描绘出云山的景象。

于是,我的残梦随秋风飘散,一夜孤飞渡过江水。梦也无法到达,画也无法传达,不如早些写下归来的篇章。仙人等待我归来,我怎能沉溺于尘世之中,坐视白云被摧毁,无所归依,青山嘲笑我衰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庐山之巅的仙境体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云山、海景、仙人等元素,表达了对自由和仙境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云晶晶”、“花冥冥”等,增强了语言的意象美。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对现实的超脱和对理想的追求。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