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

门外红尘一丈深,开门碧雾秋阴阴。 十年对雪守汉节,三月不肉闻韶音。 风高常与鹤同梦,雨作或听龙一吟。 淮南大隐人所羡,令我不乐思故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尘:指繁华热闹的地方。
  • 碧雾:青绿色的雾气。
  • 秋阴阴:秋天的阴沉天气。
  • 汉节:汉朝的使节,这里指坚守节操。
  • 韶音:美妙的音乐。
  • 大隐:指隐居在繁华都市中的高人。
  • 故林:故乡的树林,比喻故乡或故土。

翻译

门外是繁华世界的喧嚣,深达一丈,而门内却是秋日阴沉的青雾。我在这里坚守了十年,如同汉朝的使节,忠诚不渝。三个月没有尝到肉味,却能听到美妙的音乐。风声高亢时,我常与鹤一同入梦;雨声响起,我或许能听到龙的吟唱。淮南的隐士生活令人羡慕,但这样的生活却让我不快乐,因为我思念着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门外红尘与门内秋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十年对雪守汉节”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忠诚,“三月不肉闻韶音”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结尾的“淮南大隐人所羡,令我不乐思故林”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即使隐居生活令人羡慕,也无法替代对故土的眷恋。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故乡的深情。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