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

东门白下亭,摧甓蔓寒葩。 浅沙杙素舸,一水宛秋蛇。 渔商数十室,门巷隐桑麻。 翰林谪仙人,往岁酒姥家。 调笑此水上,能歌杨白花。 杨花飞白雪,枝袅绿烟斜。 舞袖卷烟雪,绮裘明紫霞。 风流翳蓬颗,故地使人嗟。 迢迢陌头青,空复可藏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摧甓(pì):毁去的砖头。
  • 杙(yì):系舟的小木桩。
  • 谪仙人:原指神仙被贬入凡间后的一种状态,后用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这里指李白。

翻译

东门有个白下亭,残砖上蔓延着寒花。浅浅沙滩系着白色的船,一条河流宛如秋日的蛇。有数十户渔商人家,门巷隐藏在桑麻之间。当年翰林李白曾来到这里,到过那卖酒的姥家。在这水上谈笑,能歌唱《杨白花》。杨花像飞落的白雪,枝条袅袅似绿色烟雾斜飘。舞动的衣袖卷动着烟雪,华美的皮衣映照着紫霞。那风流的身影遮住了蓬草,这故地让人叹息感慨。远远望去那路边的青草,空空的还可藏住乌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门及周边的景色与人文景象。从白下亭的荒芜景色写起,展现了残砖蔓花、河流蜿蜒的画面。接着描述了渔商人家以及与李白相关的过往,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对杨花、枝条、人物衣袖及皮衣的描写细致而生动,充分展现出一种风流雅致的氛围。最后以路边青草可藏鸦结尾,给人以一种时空苍茫的感觉。全诗通过对景物、人物与历史的交织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氛围,展示了王安石对特定地点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