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

美玉小瑕疵,国工犹珍之。 大贤小玷缺,良交岂其绝。 小缺可以补,小瑕可以磨。 不补亦不磨,人为奈尔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美玉: 比喻完美的人或事物,常用于赞誉。
  • 小瑕疵: 少量的缺点或不足。
  • 国工: 当时指技艺高超的工匠,也可引申为国家的能人。
  • 犹珍之: 仍然视之为珍贵。
  • 大贤: 才德出众的人。
  • 小玷缺: 微小的过失或瑕疵。
  • 良交: 真挚的朋友关系。
  • 岂其绝: 怎么可能因此而断绝交往?
  • 小缺可以补,小瑕可以磨: 指小错误可以改正,小缺点可以通过努力改善。
  • 奈尔何: 对付这种情况又能怎么样呢?

翻译

即使是美丽的玉石上有些微的小瑕疵,技艺高超的工匠仍然会珍视它。对于才德出众的人,即使有些小的过失,真正的好朋友怎么会因此而疏远?小错误是可以弥补的,小缺点也可以通过努力改进。如果不进行修补也不去磨砺,人们又能如何对待这样的瑕疵呢?

赏析

这首诗以美玉比喻人,表达了王安石对于人才的态度。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完美之处,但只要这些小瑕疵不影响整体的价值,就应予以包容和珍惜。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接纳,即使面对朋友的小小过失,也应该保持深厚的情谊。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自我完善的哲理,鼓励人们勇于面对并改正自身的不足。王安石的诗风质朴,寓言深刻,体现了他的宽宏大度和人文关怀。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