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李明府招集显灵道院同姚太守方计部黎秘书王太仆梁舍人沈比部分得恩字

集灵台倚禁西垣,佳节天中客到门。 兰共握来沾绮席,蒲从餐后贮清尊。 奏书已识真人气,赐沐俱怀圣主恩。 时序祇堪嗟鬓发,十年司马在文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午日: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
  • 李明府: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这里指李姓的县令。
  • 显灵道院:一个道观的名字。
  • 姚太守:太守是古代对地方行政长官的称呼,这里指姚姓的地方长官。
  • 方计部:计部是古代对财政部门的称呼,这里指方姓的财政官员。
  • 黎秘书:秘书是古代对掌管文书的官员的称呼,这里指黎姓的文书官员。
  • 王太仆:太仆是古代对掌管车马的官员的称呼,这里指王姓的车马官员。
  • 梁舍人:舍人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梁姓的官员。
  • 沈比部:比部是古代对司法官员的称呼,这里指沈姓的司法官员。
  • 集灵台:道观中的一个建筑,用于祭祀或集会。
  • 禁西垣:禁指皇宫,西垣指皇宫的西墙,这里可能指道观靠近皇宫的西侧。
  • 天中:指端午节,因为端午节是夏季的正中,故称天中。
  • 兰共握:兰指兰花,这里可能指用兰花作为装饰或礼物。
  • 绮席:华丽的席子,指宴会的场所。
  • 蒲从餐后:蒲指蒲草,这里可能指用蒲草制作的食品或饮品。
  • 清尊:清酒,指美酒。
  • 奏书:上奏的文书。
  • 真人:道教中对得道高人的称呼。
  • 赐沐:皇帝赐予的沐浴,这里指皇帝的恩赐。
  •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 时序:时间的顺序,指时光流逝。
  • 鬓发:头发,特指两鬓的头发。
  • 司马: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
  • 文园:文学的园地,这里可能指作者的工作或生活环境。

翻译

在端午节这一天,李县令邀请我们聚集在靠近皇宫西墙的显灵道院。这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客人们纷纷来到门前。我们共同握着兰花,装饰着华丽的宴席,餐后用蒲草制作的饮品盛满了美酒。我们上奏的文书已经体现了真人的风采,而皇帝的恩赐让我们都感到无比荣幸。时光流逝,我们只能感叹鬓发的变化,十年来我这个司马一直在文学的园地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节在显灵道院的一次聚会,通过节日气氛和与会者的身份,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皇帝恩赐的感激。诗中运用了兰花、蒲草等自然元素,以及绮席、清尊等宴会用品,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庄重的氛围。结尾处的“十年司马在文园”则透露出作者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豪和对过去岁月的回顾。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