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八首

洛下鸣珂半弭貂,上书多入紫宸朝。 五都任侠贫偏剧,三辅论才老未招。 赋后风生云梦猎,楼前月忆广陵潮。 何人不有图南翼,只道鸾凰在赤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珂:指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的马匹佩戴的玉制装饰品,发出声响,以示显贵。
  • 弭貂:指停止使用貂皮制成的帽子,即不再担任官职。
  • 紫宸:古代帝王的宫殿,这里指朝廷。
  • 五都:指古代的五个重要都市,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 任侠:指行侠仗义的人。
  • 三辅:指古代京城周边的三个地区,这里泛指京城。
  • 云梦猎:指在云梦泽(古代大泽名,在今湖北省境内)进行的狩猎活动。
  • 广陵潮:指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潮水,这里可能指广陵的景色或历史。
  • 图南翼:指南飞的鸟,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 鸾凰: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高贵。
  • 赤霄:指天空,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

翻译

洛阳城中,官员们的马匹佩戴着玉饰,声声作响,但许多人已不再戴貂皮帽,不再担任官职。他们上书朝廷,多是为了进入紫宸殿朝见帝王。在繁华的都市中,行侠仗义的人虽然贫穷却更加激烈;而在京城,谈论才华的人虽然年老却仍未被征召。赋诗之后,风起云涌,回忆起在云梦泽的狩猎;楼前月下,又想起广陵的潮水。哪个人没有南飞的志向,只是认为凤凰已在高高的天空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对洛阳官员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官场的变迁。后半部分则通过“云梦猎”和“广陵潮”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最后两句以凤凰在赤霄为喻,暗示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