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孺访余光州遂赴汳上

三年汝海见君迟,念我江淮苜蓿时。 家故牛医游最久,世无狗监去何之。 平原十日偏能饮,梁苑诸生雅善诗。 西上吹台沙草绿,相思惟有白云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邵长孺: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光州:地名,今属河南省。
  • 汳上:地名,即汴水之上,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 汝海:地名,指汝水流域,今河南省境内。
  • 江淮:地名,指长江与淮河流域。
  • 苜蓿: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诗人曾在江淮地区的生活经历。
  • 牛医:指医治牛病的医生,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家世或职业。
  • 狗监:古代官名,掌管皇家猎犬。这里可能指诗人对世事的感慨。
  • 平原:地名,指平原君的封地,这里可能指诗人与邵长孺的交游之地。
  • 梁苑:地名,指梁孝王的苑囿,这里可能指诗人与邵长孺的交游之地。
  • 西上:向西行进。
  • 吹台: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
  • 白云期:指对未来的期待或约定。

翻译

三年未在汝海见到你,我思念你在江淮的时光。 我家世代以医治牛为业,游历甚久,而今世上已无狗监,我将何去何从。 在平原与你共饮十日,梁苑的学子们又擅长吟诗。 西行至吹台,只见沙草依旧绿意盎然,我思念着你,唯有期待白云之下的再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邵长孺的深切思念及对往昔共同经历的怀念。诗中通过地名的变换,展现了诗人游历的足迹和对友人的追忆。末句“相思惟有白云期”以白云为喻,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